隨著社會發展及技術進步,傳統的消防管理及工作模式滯后并制約消防行業發展的弊端日益凸顯,面對火災防控“自動化”、執法工作“規范化”、滅火指揮“智能化”、隊伍管理“精細化”的現代城市消防安全需求,一系列消防安全問題亟待解決。智慧消防建設存在哪些問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第一,目前智慧消防缺乏戰略統籌的完整布局。自智慧消防建設以來,個別地區消防救援部門的主要領導簡單地認為,提請黨委、政府加大在執勤車輛、應急裝備上的經費投入才是發展的“硬道理”,也是政績為直接的體現方式。與此同時,個別地區未結合本地實際和需求,甚至還盲目地搞“一刀切”、照搬照抄、直接套用,從而導致“收效不突出、政績不明顯”的不力局面。政策支持、資金投入也是阻礙智慧消防建設進程的重要因素。
第二,智慧消防系統中各個模塊之間缺乏信息聯通。智慧消防建設對于數據處理的要求是縱向貫通、橫向交換。在縱向貫通方面,不同層級組織的數據在打通共享通道并與智慧消防平臺兼容的過程中都面臨著不少障礙;在橫向交換方面,由于跨部門調閱數據,如個人通訊、住建等信息,需層層審批,不僅難度系數大,且容易延誤時機,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就系統之間的聯通性來看,當前個別地區的消防救援部門未與公安、交通、供水、廣電等部門建成聯動機制,進而使得在滅火救援等方面的分析與決策陷入困境。
第三,智慧消防各個模塊的建設仍有較大的改善空間。國內建設智慧消防的過程中,有300多個城市同時啟動了智慧城市戰略布局,可謂局面喜人。然而,由于項目體量龐大,且急于上馬,導致智慧消防建設收效甚微,甚至造成人力、財力、物力資源的浪費。基于此,智慧消防建設的每個基礎模塊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第四,數據收集上,處理系統分散獨立,易造成信息孤島。通過智慧消防收集到的數據,存放在不同的處理系統當中,各處理系統相對獨立,相互之間關聯性較差。與此同時,數據整理與錄入方式單一,且由于采集任務相對繁重,造成二次錄入等不規范的現象時有發生。此外,智慧消防對現有數據資源缺乏系統化的利用,缺少高層住宅建筑各類監控系統和視頻資源,未能形成外部數據“為我所用”、輸送數據“共治共享”和打造滅火救援指揮、調度、分析、決策“一張圖”,建立智能消防預警系統存在困難。
另外,智慧消防建設的重要依托之一是消防物聯網的建立及并網,而消防物聯網的主力是消防產品生產企業。雖然這些生產企業也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但大部分企業更多地以商業利益為目的。在中央和當地政府尚無明確的優待政策的背景下,社會力量參與建設智慧消防的能動性差,制約了對一些社會單位消防資源的有效利用,成為阻礙智慧消防發展的又一因素。
就軟性因素來看,技術性、專業性強是智慧消防建設的特點,然而,當前各級消防救援部門在信息化、統計學、工程管理等相關專業的人才嚴重短缺,呈現出人才數量不足、人才結構也不合理的尷尬局面,更沒有有力的政策機制保障該項工作的有序運行。與此同時,各級消防救援部門在智慧消防的創新與研究上尚處于起步階段,復合型人才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