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用電、智慧消防”納入嘉興支隊優化營商環境九項措施
自智慧消防、智慧用電推廣應用以來,嘉興通過開展“智慧消防”建設,全方位、立體化、多角度地監管區域的消防安全狀況,實現了消防安全從“傳統人防”向“智能技防”的根本轉變,民眾的消防安全滿意度得到了穩步提升。
今年,“智慧用電、智慧消防”成為嘉興市民生實事項目,而智慧消防大數據管控平臺的搭建是實現智慧消防功能最為關鍵的一環。如今,“智慧用電、智慧消防”又納入嘉興支隊優化營商環境九項措施:
嘉興支隊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要求,結合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新機遇和建黨百年的新時期,加快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出臺優化營商環境九項措施,不斷提升消防執法服務效能,切實增強人民群眾消防安全感和滿意度。
一、規范消防執法活動。制定消防行政處罰裁量標準,對于情節輕微、單位自查發現并啟動整改的違法行為給與免除、從輕、減輕處罰;明確行政強制的適用范圍和程序;嚴格落實全程記錄、執法公開。
二、加快推進智慧監管。創新監管模式,引導社會單位落實“三自主兩公開一承諾”,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加速“智慧消防智能管控”平臺建設,運用遠程監控、智慧用電、智能充電、智能預警等運營服務機構數據,建立消防安全風險防控體系。
三、優化提升窗口服務。深入執行綜合窗口“全科無差別受理”,并開通“網上辦”、“掌上辦”;繼續推行行政審批法律文書免費寄送服務,全力實現群眾辦事“一次也不跑”。
四、加速推行證照分離。取消消防技術服務機構資質審批;依法落實國家關于實行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消防安全檢查告知承諾管理規定,進一步簡化申請資料,壓縮審批時限至4個工作日,協同市場監管部門實行“雙告知”工作機制。
五、運用“雙隨機一公開”監督。逐步將一般單位納入“雙隨機一公開”和“互聯網+監管”系統,按照單位風險等級,合理制定檢查頻次,公開檢查結果,納入綜合信用評價。
六、放寬消防產品市場準入限制。落實國家關于放寬消防產品市場準入限制的相關規定,改為自愿性認證,只保留公共場所、住宅使用的報警產品和滅火器、避難逃生產品的強制性認證;逐步開放消防產品的檢測市場,符合法定條件的認證檢驗機構均可以開展產品認證檢驗工作。
七、減少火災調查對企業的影響。對發生在企業的一般火災事故,有限封閉火災現場,并隨事故調查進程逐步縮小范圍或解封火災現場;火災事故調查認定期限從30日壓縮至20日,支持企業及時恢復生產。
八、提供上門培訓演練。指導企業制定滅火救援預案,開展疏散逃生演練;強化微型消防站能力提升,定期對微型消防站開展實戰能力培訓,提升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初期火災處置能力;結合防消聯勤,提升社會單位“四個能力”建設。
九、提升宣傳教育實效。深化消防宣傳“五進”活動,完成8個縣級消防安全教育館、20個鎮(街道)示范宣傳體驗室和80個農村示范宣傳體驗點的提質升級;開通網上預約體驗,接受24小時咨詢受理,提供免費宣傳資料;拓展嘉興消防信息網功能,滿足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與監督權。
在此基礎上,嘉興消防大力推進智慧消防建設,積極推廣智慧消防,基于“大數據”“一張圖”的實戰指揮平臺建設,正在打造一個縱向匯聚整合消防部門數據資源,貫通“智慧城市”建設數據,橫向與政府有關部門數據聯通交換,形成消防與交通、水務、電力、政務等系統網絡數據互通的工作格局,創新消防安全建設模式,打造真正讓老百姓安居、宜居、樂居的新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