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濱城市安委會印發2017年全市夏季消防檢查工作實施方案-積極推廣應用智慧式用電安全隱患監管服務系統
一、工作目標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關于加強公共安全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圍繞廈門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和黨的十九大等重大活動安保,以“防大火、強基礎”為目標,堅持黨委政府統一領導,充分發揮各級職能部門作用,發動社會力量,緊盯人員密集場所、易燃易爆單位,采取“規定動作”與“自選活動”相結合方式,強化措施,有效防控“小火亡人”,減少較大亡人火災,堅決遏制重特大火災,全力確?;馂男蝿莘€定。
二、工作內容
(一)開展人員密集場所消防檢查。針對各類人員密集場所,各縣(區)及相關行業系統主管部門要結合本轄區、本行業系統特點,加強消防安全監管,組織開展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根據《山東省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要求,教育部門對學校等各類教育機構的消防安全工作負有監管職責;民政部門對養老院、福利院、救助站等社會福利機構的消防安全工作負有監管職責;衛計部門對醫院等各類醫療機構的消防安全工作負有監管職責;文化廣電部門對公共圖書館、展覽館等場所的消防安全工作負有監管職責;文化執法部門對文化娛樂場所消防安全負有監管職責;交通運輸部門對客運車站、水上運輸等場所的消防安全工作負有監管職責;體育部門對體育場館及相關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負有監管職責;旅游部門對旅游景點及相關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負有監管職責;商務部門對賓館、飯店、商場、市場等場所的消防安全負有監管職責;文物部門對文物古建筑及相關單位的消防安全負有監管職責。各級各部門要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從單位場所的合法性、消防安全管理、消防設施運行、人員消防業務能力等方面加強監督管理。公安消防部門要積極協同各行業、系統主管部門,加強對各類人員密集場所的監督抽查力度,督促單位強化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及時糾正消防安全違法行為,清除火災隱患。消防安全重點單位要對照“六加一”措施要求(開展一次消防安全評估、維修保養一次消防設施、維修檢測一次電氣與燃氣線路、清洗一次廚房油煙道、簽訂一次消防安全承諾書、開展一次全員消防安全培訓,在此基礎上建立一支志愿消防隊),嚴格落實各項措施。各場所要加強“兩人一室一站”(消防安全責任人和管理人、消防控制室、微型消防站)建設和監管,提升單位消防安全“四個能力”,提高自防自救水平。
(二)加強危險化學品消防安全綜合治理。各縣(區)要認真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山東省危險化學品安全綜合治理實施方案的通知》(魯政辦發〔2017〕29號)要求,結合“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全市易燃易爆場所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組織安監、公安消防等部門對石化企業集中和?;肥鹿矢甙l區域開展消防風險評估,依法對易燃易爆危險品生產、儲存、經營單位消防安全工作實施監督檢查,嚴厲打擊非法行為,規范企業合法合規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督促指導大型危化品企業建立專職消防隊和工藝處置技術小組,提高專業處置能力。
(三)開展文物古建筑消防檢查。各縣(區)要認真落實文物消防安全管理聯合工作機制,全面加強對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各級文物主管部門要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督促文物管理單位實施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進一步完善消防設施,增設獨立式火災報警器、簡易噴淋系統、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推行物聯網消防安全監控管理,落實消防設施和電氣線路定期檢測制度,嚴格用火用電管理,建立專職消防隊或者微型消防站。各級公安消防部門要嚴格監控文物古建筑改、擴、建工程,從嚴把關消防設計審核和驗收。
(四)開展電氣火災防范檢查。各縣(區)及相關部門要按照國務院安委會電氣火災綜合治理部署要求,全面開展電器產品生產、流通、建設工程領域電氣綜合治理。加強建設工程電氣設計質量、電氣施工管理,落實建設單位電氣質量管理責任。全面開展電器產品使用管理領域綜合治理。強化社會單位電氣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推動城鄉社區、村鎮電氣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各有關負有消防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職能分工,開展監督檢查,督促落實綜合治理工作。質監部門依法負責生產領域電器產品質量監管,加大對電器產品及其生產企業的監督檢查力度。加強對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CCC)電器產品、生產許可證獲證企業的日常監管,嚴厲查處無證非法生產行為;嚴厲打擊生產假冒偽劣電器產品違法行為,嚴把電器產品質量源頭關。工商部門依法負責流通領域電器產品質量監管,加大對電器產品批發市場以及銷售門店的監督檢查力度。對監管中發現的重大問題,及時發布警示信息,嚴厲打擊銷售不合格和無廠名、廠址等來源不明商品違法行為。住建、交通運輸、水利、電力等負有建設工程質量監管的部門,依法負責督促建設工程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認真履行職責,嚴格按照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進行電氣設計和施工,對發現的隱患和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予以查處。電力部門依法負責對電力行業各企業的監管,確保電力供應安全可靠。督促電網企業開展輸配電線路和受(送)電設施安全檢查,加強安全用電知識教育宣傳。公安部門與工商、質監等部門協作配合,對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電器產品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依法做好綜合治理相關工作,依法嚴厲查處因電氣原因引發火災的違法行為。教育、公安、經信、民政、交通運輸、商務、文化、衛計、安監、旅游、文物等各有關部門在地方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按照職責規定做好電器產品使用管理領域綜合治理相關工作。督促單位建立健全用電安全管理制度,規范電器產品、電氣線路安裝敷設,定期維護保養、檢測。督促火災高危單位按規定設置電氣火災監控系統,委托消防技術服務機構7月份前進行1次電氣防火技術檢測,并對存在火災隱患的電器產品、電氣線路及時落實維護保養。推動鄉鎮、街道排查居民住宅電表箱設置、線路連接是否安全規范。各地政府按照屬地原則,將電氣線路改造納入城中村、棚戶區、老舊小區和傳統村落改造內容。積極推廣應用智慧式用電安全隱患監管服務系統。
(五)深化遏制“小火亡人”專項行動。各縣(區)要按照省公安廳《關于堅決遏制“小火亡人”火災事故的指導意見》和省綜治辦、省公安廳、省住建廳《創建消防安全社區活動的實施意見》,深入開展“創建消防安全社區”活動,扎實開展清可燃物和易燃易爆品、清樓道、清消防車通道、清防火間距和堵管道井“四清一堵”行動;大力推廣應用獨立式火災報警器、簡易噴淋等消防技術;力推微型消防站區域聯防建設,深入推進電動車“三集中”措施;組織開展逃生自救演練,落實“四個一”常態化消防宣傳措施;黨的十九大召開前,60%的社區達標,市綜治辦、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將組織聯合驗收。切實發揮公安派出所作用,深化“九小場所”消防安全標準化建設;推行消防文員派駐派出所、社區制度,將消防工作納入各地 “1+2+N”城區社區警務模式(1名民警、2名輔警和若干網格員)和“一村一警務助理”的農村警務模式,確?!靶』鹜鋈恕爆F象得到有效遏制。
(六)繼續推進微型消防站與消防控制室達標驗收活動。各縣區要按照《關于加強全市消防控制室、微型消防站標準化建設的通知》(濱消發〔2017〕5號)的要求,繼續深入開展微型消防站與消防控制室管理標準化建設。7月底前,80%以上的微型消防站與消防控制室標準化建設達標;黨的十九大召開前,達標率達到100%。8月底,全市統一組織,采取異地互查等措施,對各縣(區)消防控制室逐一進行檢查驗收。對檢查不符合要求的消防控制室,要督促單位按照標準化建設要求進行整改,并依法查處違法行為。
(七)開展“齊魯百店”消防安全大演練活動。各縣(區)要組織全市城市綜合體(大型商場),在5月中下旬統一開展1次全要素、綜合性消防安全大演練。各綜合體(大型商場)在門店出入口處發布公告,引導、鼓勵群眾有序參與。公安消防部門防火、滅火隊伍提前介入,上門服務,逐個指導單位完善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細化演練程序,明確職責任務,在全市掀起消防安全大演練熱潮。屆時,組織各類新聞媒體進行廣泛宣傳。每個縣(區)至少在一個城市綜合體(大型商場)組織一次有公安消防隊參與的實戰消防演練。
(八)開展企業集團和連鎖企業消防安全專項檢查。各級政府統一組織,公安、安監、質檢等多部門聯合行動,組織對全市企業集團、連鎖企業消防安全工作進行專項檢查,召開專門會議通報檢查情況,約談存在隱患的單位負責人,對企業集團各級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進行全員培訓;指導督促各單位落實主體責任,健全管理制度,嚴格獎懲措施,推動工作落實。
(九)大力推進消防安全基礎工作。各縣(區)年底前要完成消防安全高風險源調查評估。深入推進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年內80%的鄉鎮、街道消防安全網格實現規范化管理。按計劃落實消防隊站、市政消火栓建設,消火栓完好率達到98%以上,在化工工業園區、火災高危單位周邊8公里范圍內建設不少于2處消防取水碼頭,滿足遠程供水系統、消防車??课?。符合條件的鄉鎮全部建立專職消防隊,所有重點單位和80%的街道社區按標準建立微型消防站。全市50%的商業區、旅游區、開發區等要建立消防安全聯防組織。建立消防遠程監控系統,全市50%以上的火災高危單位接入系統。
(十)開展全市消防安全集中核查行動。根據夏季火災特點,公安消防部門要組織全市精干力量,采取交叉檢查、異地互查等方式,對全市范圍內重點單位及一般單位進行全面排查,主要檢查人員密集場所、易燃易爆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高層、地下建筑、養老服務機構等場所,通過此次消防安全專項治理,切實消除一批火災隱患,關停一批消防違法企業,曝光一批嚴重違反消防法律法規的單位及個人。
(十一)加強專業滅火救援能力建設。全市消防部隊要緊盯“一高、一低、一大、一化工”等新型滅火救援難題,部署開展地下建筑調查熟悉與滅火救援能力建設專項行動,組織開展石油化工企業、高層建筑和城市綜合體調查熟悉“回頭看”活動,健全更新臺賬資料體系,修訂完善滅火救援預案。聯合企業專職消防隊、微型消防站和工藝處置技術小組開展專業滅火救援技術培訓和專項訓練。結合實際組建滅火救援專業隊,配強攻堅裝備、滅火藥劑和保障物資,具備跨區域作戰和示范示教能力。
(十二)推進聯勤聯訓工作。各縣(區)要將專職消防隊、微型消防站納入公安消防部隊調度指揮和執勤崗位練兵體系,指導開展滅火救援能力考核評價和比武競賽活動。加大職業技能鑒定力度,公安消防部門管理的政府專職消防隊員持證上崗率達50%以上。組織對50%以上的專職消防隊隊長進行集中培訓,各轄區至少開展1次公安消防部隊與專職消防隊的滅火救援聯合演練,組織轄區微型消防站隊員普訓1次,達到“三知四會一聯通、處置要在3分鐘”能力要求。
(十三)強化社會化宣傳教育。各縣(區)要深入推進“消防宣傳教育示范社區”建設、“社區消防宣傳大使”評選命名活動,不少于70%的社區聘有“消防宣傳大使”。70%以上的中小學校做到消防安全知識有教材、有師資、有課時;6月底前,各級教育、公安消防等部門部署開展第四屆“暑期消防安全宣傳教育行動”,全市中小學校普遍開展以“舉辦一堂消防安全講座、開展一次綜合消防演練、組織一次消防參觀體驗、完成一次家庭消防作業、組織一次消防夏令營、策劃一次消防微活動”為主要內容的“六個一”活動;8月底前,各級教育、公安消防部門聯合部署開展消防進軍訓工作,所有大學、高中新生軍訓期間接受“四個一”消防安全教育;舉辦第二屆全省兒童消防繪畫作文和中小學生消防知識網絡大賽。
(十四)強化媒體宣傳報道。8月份,全市部署開展“火災隱患曝光月”活動,各縣(區)要充分利用省、市級主流媒體、主要網站及各級官方新媒體,對夏季消防檢查中發現的重大火災隱患單位和久拖不改的火災隱患單位分別開展不少于1次的集中曝光行動;各級電視臺、廣播電臺反復刊播提示字幕、公益廣告;各級消防官方微信、微博每天發送消防提示信息,每月發送手機消防提示短信。
(十五)強化宣傳陣地建設。各縣(區)要在學校、社區推廣消防體驗室示范建設;各級媒體開設消防專欄不少于2個;戶外(車載)視頻、樓宇電視、宣傳櫥窗廣泛開展警示性、法制性宣傳,普及消防知識。各縣(區)要建成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每周接待有組織的群眾性參觀、體驗活動不少于1次;消防宣傳車每周巡回宣傳不少于2個半天。消防監督員每周開展宣傳教育培訓不少于半天。
(十六)強化社會消防培訓。根據《社會消防安全培訓機構設置與評審》(GA/T1300-2016),全市至少推動建立1個社會消防培訓機構或培訓點。組織對各級黨政機關、行業部門、國有企業、街道鄉鎮、社區負責人和重點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以及公安派出所消防專(兼)職民警全部培訓一遍。擴大建構筑物消防員職業技能鑒定規模,滿足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員持證上崗要求。
(十七)全力做好重大活動消防安保工作。圍繞省十二屆人大七次會議、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廈門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黨的十九大等重大活動,各縣(區)要切實加強消防安全保衛工作,組織相關行業部門和基層網格力量開展對社會單位的消防安全檢查,特別是重點加強對涉及民生的供電、供油、供氣、供水以及交通、通訊樞紐等要害部位的消防安全檢查,督促單位落實消防管理措施,開展疏散演練,整治火災隱患,全力維護消防安全形勢穩定。
二、工作措施
(一)推行政府購買公共消防服務。各地要積極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積極推廣應用智慧式用電安全監管系統,招聘消防文員派駐街道、社區和公安派出所,組建消防安全網格管理員隊伍,集中建設社區微型消防站,委托或購買社會機構開展消防安全服務、宣傳培訓,推廣安裝獨立式火災報警器和簡易噴淋設施,組織開展城市消防安全評估,聘請專家查隱患等消防工作。
(二)實施消防約談。各級政府要重點約談工作不力、火災多發的地方政府、部門以及重大火災隱患單位。各行業主管部門重點約談措施不落實、問題突出的下級部門和所屬單位主要負責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公安機關及消防部門重點約談大型連鎖企業、國有企業、重點單位、重大火災隱患單位、不放心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督促其向社會作出消防安全承諾。
(三)公開檢查情況。落實“雙隨機一公開”制度,根據火災防控特點,分區域、分行業、分重點每月制定監督抽查計劃,提前將抽查的單位、時間、內容、要求向社會公開,提醒單位自查自改。檢查結果每月向社會公開,推動單位整改隱患,接受社會監督。各行業主管部門與公安消防部門建立信息互通機制,相互通告檢查發現的行業系統單位存在的火災隱患及整改情況。
(四)嚴格監督執法。對檢查發現的火災隱患和消防安全違法行為,依法采取罰款、拘留、“三停”、查封等手段,督促整改。對符合失火罪、消防責任事故罪“兩罪”立案條件的,依法立案查處,倒逼責任落實。要每月分析研判執法情況,通報檢查單位、整改隱患、罰款、責令“三?!?、拘留、辦理“兩案”等六項執法總量。
(五)組織媒體曝光。定期在主流媒體曝光重大火災隱患和區域性火災隱患,以輿論力量倒逼隱患整改。對嚴重消防安全違法行為和火災事故責任追究處理情況,及時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
(六)實行失信懲戒。推進消防安全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對不認真履行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嚴重違法違規受到處罰、存在重大火災隱患久拖不改的單位和個人,列入“黑名單”,落實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定期通過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通報相關部門。
三、工作步驟
夏季消防檢查分三個階段開展:
(一)部署發動階段(5月中旬)。各地召開會議、印發方案,層層動員部署,成立組織領導機構,明確職責,細化措施,廣泛發動,營造氛圍。
(二)全面實施階段(5月下旬至黨的十九大閉幕)。各地按照本方案,精心組織,認真實施,定期視頻調度、督導檢查和分析通報,及時解決發現的問題,落實各項工作任務。
(三)總結考評階段(黨的十九大閉幕后5日內)。組織檢查考評,總結經驗做法,固化工作成效,完善火災防控工作長效機制。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夏季消防檢查期間,重大活動多,形勢復雜,任務繁重。各縣(區)要充分認識夏季消防檢查的重要意義,把現實斗爭與基礎工作緊密結合,協調推進。市政府成立分管領導任組長,市消防安全委員會成員單位有關負責人為成員的夏季消防檢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公安消防支隊,負責組織協調、信息調度、督導考評等工作。各地及相關行業部門要建立組織機構,制定工作方案和考核、獎懲標準,明確職責任務并落實到人。
(二)形成合力。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在當地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聯合行動,扎實開展行業系統消防安全檢查,加強指導培訓,督促行業單位落實消防安全管理標準。各社會單位要落實第一責任主體責任,自覺做好消防工作。各物業服務企業、村(居)民委員會要落實消防安全責任,推動措施落實。
(三)廣泛宣傳。各縣(區)要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各類渠道,針對夏季火災特點,廣泛開展針對性強的提示宣傳。既要宣傳嚴格執法的雷霆行動,曝光重大隱患和重大違法行為,也要宣傳各級、各部門的工作做法和各單位積極整改的典型事例,進一步提升群眾消防安全感和滿意度。
? ?(四)嚴格督導。各縣(區)要分重點、分階段、分專項組織開展督導檢查,及時發現問題,跟蹤督促整改,確保各項工作落地見效。對成績突出的,給予表彰獎勵;對工作不落實、進展緩慢的,將通報批評,并約談單位負責人;對發生較大以上亡人火災事故的,嚴格實施責任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