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省安委會對于印收《貴州省展開電氣水災綜開治理事情計劃》的關照

時間:2020/12/7 13:57:00 關鍵詞:電氣,火災,綜合治理

本文作者:智慧消防理論分析,本文標題:省安委會對于印收《貴州省展開電氣水災綜開治理事情計劃》的關照,主要內容是:省安委會關于印發《貴州省開展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貴州省開展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方案……...

  省安委會關于印發《貴州省開展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貴州省開展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方案

  據統計,2012年至今,我省因電氣原因引發火災7853起,造成61人死亡,59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2.67億元,分別占全省總數的45.5%、24%、41.3%、51.2%。電氣原因引發火災已成為影響我省火災形勢穩定的最大因素之一。為有效遏制電氣火災高發勢頭,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開展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安委〔2017〕4號)要求,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認真落實黨中央領導同志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堅持“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工作要求,嚴格執行電氣安全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實行源頭控制、技術防范、標本兼治的工作原則,全面開展電氣火災綜合治理。通過治理,切實達到“四個一批、一降一升”的工作目標,即:整治一批電氣火災隱患、搬遷一批難以整改的居民住房、查處一批偽劣電氣線路產品、培訓一批電氣火災防范明白人,實現全省電氣火災事故有效降低,社會電氣火災防范能力明顯提升。

  二、治理內容及措施

  (一)全面開展電器產品生產質量綜合治理。

  1.全面開展電器產品生產領域治理。嚴格落實電器產品生產企業資質審批、認證管理,加大對獲證企業的日常監管,嚴厲查處無證非法生產行為。嚴查電線電纜、開關插座等生產企業在絕緣材料、阻燃原料、線芯材質、線徑等方面不按標準或降低標準生產的違法行為;嚴查套牌、貼牌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的違法行為;充分利用社會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及時曝光違法違規企業和不合格電器產品名單,進一步完善電器產品質量源頭監管機制,提高管理能力,規范生產秩序。

  2.全面開展電器產品流通領域治理。加大對電器產品批發市場、銷售儲存倉庫以及銷售門店的監督檢查力度,對檢查中發現的重大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嚴厲打擊銷售無證或偽造、冒用認證證書、無廠名、廠址等來源不明和不合格商品違法行為。加強對以網絡、直銷等方式銷售電器產品的監管,把好“線上、線下”電器產品銷售質量關。進一步完善電器產品流通領域的監管機制,提高監管效能,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二)全面開展建設工程領域電氣綜合治理。

  3.加強建設工程電氣設計質量管理。規范建設工程電氣設計,落實電氣工程設計質量終身負責制,嚴查設計單位不按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設計的行為,依法追究因電氣設計不符合標準規范而導致電氣火災事故的設計單位責任。

  4.加強電氣施工質量管理。落實電氣工程施工質量責任制,嚴格電器產品及其線路施工進場檢查驗收。嚴查施工單位不按設計圖紙施工、偷工減料、使用劣質電線及質量不合格電器產品等問題和隱患;嚴查監理單位不履行施工質量的監理責任,嚴查質量不合格電器產品在工程上使用和安裝;嚴查施工不規范造成電線絕緣層損壞、電纜井(溝)封堵不嚴密等隱患問題。依法追究因電氣施工質量問題導致火災事故的施工、監理單位的責任。

  5.落實建設單位電氣質量管理責任。建設單位不得明示或暗示設計單位或施工單位違反工程建設強制標準,降低電氣設計和施工質量。按照合同約定,由建設單位采購有關電氣及配套產品的,建設單位應當保證電氣及配套產品符合設計文件和合同要求。

  (三)全面開展電器產品使用管理領域綜合治理。

  6.強化社會單位電氣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嚴查社會單位用電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落實問題;嚴查社會單位電氣線路敷設不規范、用電負荷超額、電源插座數量不足以及未設短路保護裝置、私拉亂接電線、使用無證、“三無”電器產品等問題;嚴查社會單位未配備專業電工、未按規定定期檢測電氣線路和設備問題;推動落實電氣系統定期維護保養及檢測,提高社會單位發現和消除電氣安全隱患能力。

  7.推動城鄉社區、村鎮電氣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以街道、鄉鎮為基本單元,排查城鄉社區、鄉鎮電氣線路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規定,電表箱設置位置是否符合規范,線路連接是否符合標準;核查用電負荷是否超過初裝容量;檢查是否存在私拉亂接電線、使用“三無”電器產品等問題。推進電動車集中充電存放區域設施建設,督促落實安全用電管理制度,電工必須持證上崗,定期開展電氣安全檢查,加強安全用電常識宣傳。對整治難度大的區域性電氣安全隱患要實行逐級掛牌督辦,限期整改。

  8.加強電氣相關從業人員監管。加強電氣設備管理、使用和維護等相關從業人員安全培訓、考核和管理工作。健全規范電氣相關資格證書的發放、考核機制,切實提高電氣從業人員的技能水平。加大對電工等專業技術人員的持證上崗檢查力度,做到持證上崗。

  (四)推動電氣隱患嚴重區域列入改造搬遷計劃

  結合政府重點工程和民生實事項目,將老舊電氣線路改造納入城中村、棚戶區、老舊小區、農村村寨改造工作內容,對50戶以上木質建筑連片村寨及傳統文化村落實施“電改”工程,對老化、裸露和安裝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電氣線路進行改造,做到安裝規范,滿足需求。對無法改造的老舊小區、城中村、棚戶區、農村村寨,將其列入整體搬遷工作計劃。

  (五)積極推廣應用“科技防控·智慧用電”技術

  各地要不斷提升電氣火災防控的科技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要將“智慧用電”等科技防控措施納入“智慧城市”建設內容,要積極鼓勵人員密集場所、易燃易爆場所、大型城市綜合體、高層建筑、勞動密集型企業、物流倉儲企業、居民小區推廣運用剩余電流保護裝置等智慧型安全用電隱患監管服務平臺,在50戶以上木質結構建筑連片村寨推廣運用“農村電氣火災監控大數據平臺”,實現對用電設備和電氣線路24小時在線監測、異常情況短信提示、掌上巡檢電工、定期形成檢測報告、遠程服務等功能,有效遏制電氣火災發生。

  三、治理時間及步驟

  2017年6月開始至2020年4月結束,分四個階段進行:

  (一)動員部署階段(2017年6月12日前)。各地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全面動員部署,廣泛開展宣傳,動員各級各單位、廣大群眾積極參與。要組織對有關部門、社會單位責任人開展一次集中培訓,明確治理標準、排查重點和整治方法、要求等相關內容。

  (二)自查自糾階段(2017年6月至2017年10月)。組織發動電器產品及其線路生產、銷售和使用單位,建設工程電氣設計、施工以及物業服務企業等單位,自行組織檢查,排查電器產品及其線路是否符合法律、法規、技術標準、規范要求,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

  (三)建章立制階段(2017年10月至2020年4月)。各地結合實際,進一步完善電氣管理法規和技術標準,健全用電安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建筑電氣防火性能、電氣系統維護保養及電氣檢測等方面要求。按規定將違法違規生產銷售電器產品和開展電氣設計施工的企業單位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平臺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定期公布違法違規行為,督促企業單位嚴格執行電氣安全有關技術標準,全面推進電氣安全管理制度化、規范化,鞏固加強綜合治理成效。

  (四)集中整治階段(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各地按照綜合治理工作要求,組成檢查組依法開展排查整治,充分利用法律、行政、經濟、輿論等手段,分階段集中查處違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電器產品行為,集中銷毀假冒偽劣電器產品,集中處理違法責任人,集中督促整改重大電氣安全隱患。

  四、任務分工

  在省安全生產委員會統一部署下,堅持政府領導、部門監管、單位負責、綜合治理的原則,各地由地級政府統一組織,縣級政府具體實施,各有關行業部門按職責抓落實。

  (一)省安全生產委員會成立由公安、安監、教育、經信、民政、住建、交通、商務、文化、衛計、工商、質檢、電力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協調領導小組(見附件1),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公安廳消防總隊,負責統籌領導小組日常工作,定期召開協調會,及時了解掌握并定期通報各地、各部門工作進展情況,組織開展督查檢查,研究協調綜合治理有關工作,通報工作開展情況。省政府將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作為2017至2019年度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消防工作考核以及安全生產綜合督查檢查等工作的重要內容,定期組織開展督導檢查督促工作落實。

  (二)各市、州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分管領導任組長的專門工作機構,明確各有關監管部門和行業管理部門的具體工作職責,因地制宜細化電氣火災綜合治理方案,進一步細化各有關監管部門和行業管理部門的具體工作職責,定期進行分析研判、督導檢查,及時通報情況,要把電氣火災綜合治理納入到安全惠民工程、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中同部署、同檢查、同考評,確保治理工作落到實處。

  (三)各縣(市、區)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工作實施方案,確定階段性工作任務,明確具體工作措施,分行業、分領域組織開展排查治理。同時,結合老舊城區、棚戶區改造和農村電網建設,確定不少于1個的電氣火災隱患集中區域為整治工作樣板,典型示范。

  (四)省安全生產委員會有關成員單位要依據各自的工作職責,按照省政府的統一領導和部署,成立本行業、本系統的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周密制定工作方案,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協調行動,切實履行綜合治理的職能作用。(具體任務見附件2)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高度重視綜合治理工作,及時動員部署,加強工作統籌,制定操作性強的綜合治理實施方案,逐個行業、逐個區域進行部署發動,組織開展排查治理?;鶎咏值类l鎮要按照部署要求,全面組織排查城鄉社區電氣隱患問題,督促落實安全用電管理制度。對整治難度大的區域性電氣安全隱患,地方政府要分級進行掛牌督辦,研究綜合治理意見,納入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重點推進解決,確保取得實效。

  (二)強化部門聯動,形成工作合力。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作配合,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情況通報、聯合查處、案件移送機制,對發現的問題要追根溯源、一查到底,及時通報違法違規行為,移送違法違規案件。要加強全鏈條監管和跨區域打擊力度,定期組織開展跨區域、跨行業集中打擊行動,切實形成執法合力。各地要堅持真查、真抓、嚴管,集中關停本地一些生產和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企業,查處一批違法責任人,掛牌督辦一批存在重大電氣安全隱患的單位。

  (三)強化宣傳教育,發動群眾參與。各地要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各地通過各種形式開展安全用電的宣傳教育,普及安全用電常識,將電氣火災防范納入校園、企業單位、黨政干部消防培訓內容。各級人社、住建、安監、電力等部門要依法依規抓好電氣從業人員安全培訓、考評和管理工作。要積極曝光無證非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電器產品以及不按標準設計、施工的違法違規行為,定期發布違法企業名單,引導社會加強輿論監督,發動群眾舉報電氣安全隱患,形成全民關注參與電氣火災防治的濃厚氛圍。

  (四)完善標準規章,創新防控措施。各地要針對電氣火災綜合治理發現的突出問題,結合實際,進一步完善本地電氣管理法規和技術標準,健全用電安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建筑電氣防火性能、電氣系統維護保養及電氣檢測等方面要求。督促企業單位嚴格執行電氣安全有關技術標準,全面推進電氣安全管理制度化、規范化,鞏固加強綜合治理成效。要積極鼓勵具有一定規模的公共建筑、勞動密集型工廠、倉庫、易燃易爆場所、居民小區和當地重要建筑、場所推廣安裝電氣火災監控系統,強化物防措施。要大力推廣運用“農村電氣火災監控大數據平臺”,遏制農村電氣火災多發勢頭。

  (五)強化督導檢查,嚴肅責任追究。各地、各部門要結合工作進展,在重要節點、重要時段開展多種形式的督導檢查,按照“四不兩直”的要求進行抽查。對督查發現的問題,要緊盯不放,督促徹底整改。省安全生產委員會將對各地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對工作成效明顯的進行表揚,對進度遲緩、成效不明顯的進行通報批評,因工作不力導致重大以上火災事故發生的,將依法依規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各地、各有關部門工作方案、部署開展情況于2017年6月12日前報省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2017年10月10日前報送階段性工作小結;2018年起,每年1月10日前報送上年工作情況總結,每年7月15日前報送當年上半年工作小結;2020年4月15日前報送綜合治理工作總結。2017年6月起,各地每月25日前報送《電氣火災綜合治理情況統計表》(附件3)。



  智慧式用電越來越受到重視,金特萊科技智慧式用電安全隱患監管服務系統包含了智慧電氣火災監控系統以及智慧消防設備電源監控系統,用戶可通過PC端、手機APP實時監控電氣線路、配電箱、消防設施的用電參數。系統對引起電氣火災主要因素及時的報警和預警。實時發現電氣線路和消防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指導用戶對電氣隱患進行排查,從而有效避免電氣火災的發生。

技術支持    金特萊智慧消防
Copyright(C) senlinzhilu &Wood 鄭州金特萊電子有限公司
豫ICP備16003537號
免费看**a一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