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用電+服務”管理模式-智慧用電系統夯實用電安全“防火墻”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開展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安委〔2017〕4號) 、《浙江省推廣應用智慧用電技術的指導意見》、《株洲市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于推廣使用智慧用電安全隱患監管服務系統的通知》(株安辦發〔2017〕42號)等文件精神要求,深刻吸取近年來電氣火災的事故教訓,從源頭上有效遏制電氣火災易發高發勢頭,深入推進我區消防隱患整治,結合我區實際,決定在全區推廣使用智慧用電安全隱患監管服務系統。
為什么會發生電氣火災?
電氣火災一般是指由于電氣線路、用電設備、器具以及供配電設備出現故障性釋放的熱能;如高溫、電弧、電火花以及非故障性釋放的能量;如電熱器具的熾熱表面,在具備燃燒條件下引燃本體或其他可燃物而造成的火災,也包括由雷電和靜電引起的火災。
電氣火災原因可分為:
1.漏電火災:機械損傷、絕緣老化造成線路漏流,漏流導致局部高溫、電弧或電火花導致電氣火災。
2.短路火災:相線與相線、相線與零線(或地線)在某一點由于絕緣損壞等原因造成相碰或相接,引起電氣回路中電流突然增大,大大超過了線路正常工作時的發熱量,并在短路點易產生強烈的火花和電弧,引起附近的易燃可燃物燃燒,造成火災。
3.過負荷火災:當導線中通過電流量超過了安全載流量時,導線的溫度不斷升高,發熱量超過允許限度,輕則加速絕緣老化,重則會使絕緣層燃燒而引起火災。
4.接觸不良引起火災:導線與導線、導線與電氣設備的連接處由于接觸面處理得不好,接頭松動,接觸不良,局部產生較高電阻,在電流的作用下產生熱量,有可能引起電氣線路的絕緣層、附近的可燃物質及積落的可燃粉塵著火。
為何要使用智慧用電安全隱患監管服務系統?
智慧用電安全隱患監管服務系統是指通過物聯網技術對電氣引發火災的主要因素進行不間斷的數據跟蹤于統計分析,實時發現電氣線路和用電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從源頭上預防電氣火災的發生。
“智慧用電系統”的全稱是“智慧式用電安全隱患監管服務系統”。一套完整的“智慧用電”系統,一般由檢測裝置、無線報警裝置等組成,安裝在電氣線路和用電設備上,有著實時發現漏電、過載等安全隱患,并即時向安裝單位管理人員發送預警信息等優點,可以指導企業單位自主開展隱患治理,消除潛在的電氣安全隱患。
金特萊科技“智慧用電”系統能有效解決生產經營單位電氣線路老舊、小微企業無專業電工等電氣安全隱患問題,“智慧用電+服務”管理模式,通過智慧用電系統夯實用電安全“防火墻”,確保生產經營單位用電安全,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