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火災預防措施_你必須了解的電梯火災的一些常識!
?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電梯使用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物,電梯在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
也給人們帶來了安全的煩惱。
電梯火災實例
1996年11月20日,香港嘉得大廈電梯火災造成39人死亡,81人受傷
2014年2月20日,重慶市渝中區世紀花城一電梯火災造成兩人被困,幸得消防員及時趕到救助脫困
2015年8月5日,廣州越秀區新裕大廈一電梯火災,造成5人被困..........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因電梯一旦發生火災,空間有限,使人員難以疏散,又處于密閉空間,空氣對流差,溫度上升快,煙霧大且極易彌漫整個空間,易造成人員傷亡。
電梯的火災危險性
(一)空間封閉性高,著火后煙霧濃度大溫度高,蔓延快。
電梯空間狹小,出口少,密封性好,通風條件差,一旦發生火災,可燃物產生大量煙霧,從起火部位以每秒1米的速度向四處擴散,迅速充滿整個空間,呈現聚積不散的狀態,能見度極低。燃燒釋放出的熱量在封閉性強的空間迅速聚積,使火場溫度急劇上升,火災蔓延速度加快,難以控制,極易對電梯內的人或物造成直接的傷害。
(二)電梯構成的特殊性,使安全疏散困難。
電梯難直接停留在安全疏散出口位置。一是由于電梯多數情況處于運行狀態,發生火災時,電梯很難直接停留在電梯的樓層對應出口處;
發生火災時,電梯通常會斷電,電梯運行停止,這也很難保證電梯出口直通樓層外的安全出口處,這些都增加了人員的危險性。
電梯的特殊構造,會使溫度上升快、能見度降低。電梯著火時,由于無窗戶,無專門排煙口,濃煙會迅速彌漫整個空間,加之燃燒釋放出的熱量迅速聚積,溫度可高達800℃以上,受困人員易產生恐懼心理、驚慌失措,造成疏散困難。
電梯火災,易生成CO等有毒煙氣。電梯頂部以有機塑料等為吊頂,燃燒會產生大量CO等有毒有煙氣體,當一氧化碳的含量達到0.5%、火災溫度超過43.3℃、或空氣中含氧量低于14~18%時,都可使人致命,嚴重影響自救,使疏散難度增大。
(三)撲救難度大。
電梯處于運行狀態,火災一旦發生,情況不易摸清,指揮困難,撲救難以迅速和有效展開。
電梯處于運行狀態,不易掌握停留樓層,進攻路線難以明確,向內進攻的消防隊員與向外疏散的人員和物資發生沖突,不利于滅火進攻。
電梯井一般來說排水功能較差,因此不能大量用水,其它CO、1211、干粉等滅火劑,因會出現有害氣體不便采用,而環保綠色的理想滅火劑還未大量采用,給撲救帶來極大困難。
電梯通信保障措施未全面普及且信號不穩定,易使火災撲救中的通信設備無法有效發揮作用,指揮從而受阻。
煙霧熱氣流易造成人員傷亡,特別是射水遇火產生的高熱蒸氣可達73℃以上,在一定壓力下反撲向滅火人員,增加了滅火的難度。
(四)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大。
電梯是人流、物流、商流的高度集中場所,一旦發生火災事故,由于疏散和撲救困難,極易造成群死群傷及重大財產損失的嚴重后果。如1996年11月20日,香港嘉得大廈電梯火災造成39人死亡,81人受傷;1999年,俄羅斯莫斯科大學一棟16層學生公寓電梯火災,造成3名留學生死亡。死亡人數之多,社會影響之大,教訓之深,很值得認真反思和總結。
電梯的火災預防措施
?(一)把好安全源頭關,抓好防火性能設計。
電梯井及門洞的設置。電梯井應獨立設置,井內嚴禁敷設可燃氣體和甲乙丙類液體,不應敷設與電梯無關的電纜、電線等,電梯井壁除開設電梯門洞和通風孔外,不應開設其它洞口。電梯門洞的開設,其底邊水平線宜稍高于電梯轎廂外地面的水平線,以防止外部的水流進入電梯井引起火災。
電梯機房的設置。電梯機房內應有良好的通風,以保護電動機設備以及電纜等,使其盡可能不受灰塵、有害氣體和潮氣的損害;也可以安裝空調設備,使環境溫度保持*溫度,但不宜安裝熱水或取暖設備,因為熱水或蒸汽取暖設備足以對電梯構成威脅,甚至因此導致火災。
是電梯轎廂內應安裝感煙式火災報警器,假如樓層的電梯前室內感煙式火災報警器動作時,該層呼梯按鈕即應失效,在同一組內的所有電梯都直接回到指定樓層,電梯門開啟,并保持開啟狀態。
電梯轎廂內應安裝乘客容易識別和觸及的報警裝置,例如警鈴、對講系統、外部電話或類似裝置。
電梯轎廂內應安裝*性的電氣照明,當然還要有緊急電源、在正常電源一旦發生故障的情況下,能自動接通照明電源。
(二)進一步加強電梯的安全管理,規避不確定因素風險。
內裝修材料安全要求。電梯的內裝修材料應全部采用不燃燒材料,不得使用可燃或易燃材料。
燃料存放和使用安全要求。電梯內嚴禁存放和使用液化石油或燃點小于60℃的液體。
電梯的日常管理也很重要。電梯要有日常檢查和定期報檢制度,并建立、管理電梯技術檔案和原始記錄檔案;電梯機房及豎井內應禁止吸煙;上下電梯的不許在電梯打鬧,或任意按動電梯按鈕;嚴禁使用電梯運輸易燃易爆物品等。
(三)安裝智慧用電系統,預防電氣安全隱患等電氣火災因素
金特萊科技智慧用電系統融合數據采集,傳輸、分析等信息技術于一體,實現從現場到云端、從云端到APP或WEB的信息傳輸,進行多維度的檢測、分析、告警、控制、維保等安全管理,實現消防安全隱患事前預警、事中告警、事后管理,遏制電梯電氣火災事故發生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