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政策大力支持,智慧消防千億市場待啟】
2017年10月,公安部消防局發布《關于全面推進“智慧消防”建設的指導意見》,2018年3月,國家應急管理部成立,整合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公安部消防局等10個不同部門和5支應急救援隊伍,應急管理進入規范化軌道,我國消防行業也逐漸走向市場化、智能化。根據固定資產投資額和消防經費測算,2017年消防市場容量合計約 2761.65億元,2020年消防市場規??蛇_5200億元。近年來政府加大對智慧消防項目的投入,通過梳理各地政府招標項目,預計全國政府項目投入總額可達92.8億元。
【科技賦能,智慧消防有效解決連接問題】
傳統消防行業存在“大行業、小企業”現象,國內大型消防企業的營收規模遠低于市場總規模的1%,行業內排名前30名企業的市場占有率不足10%。智慧消防系統平臺可以有效解決傳統消防產業之間的連接問題,實現區域無死角全面覆蓋,深刻感知各種消防系統之間的直接同步協調關系。相比于現階段以本土渠道銷售作為核心競爭要素,未來消防行業發展更加偏向智能化產品。現階段33%的消防企業研發投入費用僅在6-10%,未來加大研發投入、提升智能化水平將成為趨勢。
【四類企業憑借自身優勢搶奪千億市場】
現階段智慧消防市場由四大主體競爭。科技巨頭:依靠自身在大數據上的優勢開發物聯網平臺,布局智慧消防領域意在建設智慧城市,從而獲取數據優勢和信息資源,搶占消費市場;創業公司:利用融資加大科研的投入,并跨界與其他通信科技巨頭合作,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安防企業:自身體量大,智能領域的布局早,綜合實力和議價能力更強,具有深厚的技術沉淀為進入市場打好基礎;傳統消防企業:依靠在消防領域多年積累的經驗,深耕消防產品研發,承接國內多項大型項目。
【投資邏輯及重點標的】
智慧消防呼應智慧城市建設,加快傳統消防行業轉型,走向智能化,網絡化,綠色化。針對智慧消防領域四類企業競爭的情況,建議關注各領域龍頭。
【風險提示】
智慧消防市場發展不及預期的風險:目前智慧消防市場多靠政府推動以及投入,市場化力量不足,而且存在建設單位和消防責任單位分離的問題;面臨大型安防企業、互聯網巨頭等的競爭壓力,專業消防企業如不加大科研投入以形成持續領先的產品有被替代風險。
1、政策+資金拉動未來智慧消防市場
1.1政策促進消防市場轉型為智慧消防物聯網
我國的消防行業經歷了十余年的發展,從2001-2003年的消防產品生產銷售備案登記制度,到市場準入制度,由計劃轉入市場。更多的民營企業開始進入消防行業,經歷了市場化之后,我國消防行業也逐漸成型,生產企業已超過5000家,整體規模較大,但是由于地方保護,職能部門的懈怠等造成行業缺乏領軍企業,行業集中度較低,同質化嚴重,品種單一。最近幾年,隨著“智慧城市”的提出,消防行業的政策聚焦于將科技和傳統結合,產生新的發展趨勢和投資熱點。
消防企業在十余年的發展中隨著城鎮化,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由單一產品提供商,逐步演化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在消防企業的轉型過程中離不開政策的引導。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消防產品的定價和產量可以根據國家要求生產,不存在滯銷的情況。企業的職責是產品的提供商。而在市場準入制的推行下,加上國內城鎮化飛速發展,企業需要考慮更多的因素,比如: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其他企業的競爭等,企業的轉型是必然的。此時消防企業提供的不單單是產品更多的是服務。
消防行業與商業,工業房地產,公共建筑,基礎設施,城市配套設施等都具有緊密聯系。每種產業要求的消防方案設備都不一樣,帶來的技術問題也各不相同。再加上高層建筑的建設和日益復雜的建筑結構,更加密集的城市功能片區等,客觀條件對消防產業的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在緊急狀態下應對調度,隱患的智能巡防和上報。“互聯網+”和“智慧城市”的實施,使消防科學、消防技術與消防軟科學等領域成為消防技術研究的主攻方向,也催生出“智慧消防”的概念。2017年公安部消防局發布的《關于全面推進“智慧消防”建設的指導意見》以及《消防信息化“十三五”總體規劃》奠定了消防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關于全面推進“智慧消防”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智慧消防工作的核心內容:1、建設城市物聯網消防遠程監控系統;2、建設基于“大數據”“一張圖”的實戰指揮平臺;3、建設高層住宅智能消防預警系統;4、建設數字化預案編制和管理應用平臺;5、建設“智慧”社會消防安全管理系統。該意見要求綜合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加速“智慧消防”建設,全面推進信息化與消防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構建立體、全覆蓋的社會火災防控體系,打造符合實戰要求的現代消防警務勤務機制,提供有力支撐,全面提升社會火災防控能力、不對滅火應急救援能力和隊伍管理水平,實現“傳統消防”向“現代消防”的轉變。
市場化的推行下,消防行業市場規模逐漸形成。下游產業鏈主要包括:住宅和辦公樓、商業用房等民用建筑市場;冶金、電力等行業應用市場和消防部隊裝備市場,根據固定資產投資額和消防經費,測算 2017年消防市場容量合計約 2761.65億元,消防產品市場規模是694.4128億元,消防工程市場規模2071.227億元。并且估計2020年消防市場規模可達5200億元。
1.2政府公開招標投入巨大,千萬級項目頻出
根據中國政府采購網統計可知,湖北省、山東省、重慶市、廣西省、廣東省智慧消防項目具體如下:湖北省:7535.14萬元;山東?。汗?416.52萬元,其中威海市2836.07萬、煙臺市301.4萬、東營市1279.05萬;重慶市:5223.54萬;廣西?。汗?805.41,其中南寧市3392.6萬、柳州市1127.11萬、憑祥市285.7萬;廣東省:共2282.79,其中廣州市2283.93萬、珠海市198.86萬。湖北省位居已公開招標總金額榜首,重慶市第二,其次是威海市,南寧市,敦煌市。在2017年公安部消防局發布《關于全面推進“智慧消防”建設的指導意見》之前,公安部消防局已經開始籌劃智慧消防的建設。最早布局的是湖北省宜昌市,安徽省蕪湖市,江蘇省無錫市。2016年7月18日,公安部消防局將湖北確定為全國開展消防大數據應用試點單位之一。省委、省政府同意后,省委政法委決定投資9000萬元建設湖北“智慧消防”,并被列入“智慧湖北”建設項目。2018年1月18日,湖北省公安消防總隊智慧消防采購項目(1234工程)公開招標金額達到7535.14。
作為全國經驗推廣的典型:宜昌市根據該市社會管理創新綜合試點和“智慧城市”的建設,依托政府云平臺,利用大數據,構建了“一庫三網”的消防模式:開放共享的消防信息數據庫,齊抓共管的消防責任網、適時響應的火災防控網、智能精準的滅火救援網。
山東省作為全國最早啟動智慧消防項目的省份,2016年7月份開始啟動智慧消防項目,目前威海市、煙臺市、東營市的公開招標金額總額達到4416.51萬元。山東省威海消防支隊“智慧消防”投入專項經費4522萬元,“智慧消防”項目先后榮獲國家級智慧城市典型案例和2017年中國應急管理信息化管理創新獎。為了加強物聯網在消防行業的技術應用,推進從“傳統消防”向“現代消防”的轉變,于2018年6月15日成立山東省智慧消防產業聯盟,同時舉辦了首屆山東省智慧消防產業高峰論壇。
按照城市類別,分別統計智慧消防項目的投入額:三,四線城市是項目投入的主力軍。三,四線城市項目投入額分別達244000,321000萬元,投入額遠遠不足傳統消防市場。但是智慧消防作為政策上的風尖浪口具有很大的潛力。尤其是在我國經濟發展水平較弱的城市,消防公共基礎設施仍不完善,消防智能化的建設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2、科技賦能,建議關注系統平臺和智能產品
2.1智慧消防系統平臺解決產業鏈銜接問題
在傳統消防行業產業鏈中,消防企業主要起到消防產品制造商的角色,提供自動滅火系統,火災報警設備,阻燃化工,建筑防火,消防設備等產品,后續由消防工程專業施工企業負責協調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完成消防工程的搭建。產業之間的銜接問題明顯:施工單位高度重視消防功能,忽視施工安裝質量;產品標準銜接脫節,檢測中心分工脫節,設計不符合實際應用場景等。在傳統的消防產業鏈中,技術含量不高,工程完成之后,后續工作不到位。安全隱患的排查依靠人力,可視化監管存在資源浪費等問題。這也是現在消防產業中小企業密集,集中度低下的原因之一。
智慧消防主要提供智能消防產品:自動滅火系統,火災報警設備,應急疏散系統。后續消防工程的搭建轉變為系統解決方案,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完成遠程監控,隱患排查,應急疏散等工作。新型產業鏈可以有效解決傳統消防產業之間的銜接問題,實現無死角區域的全面覆蓋,深刻感知各個消防系統之間相關聯的直接同步配合關系,也可以實現消防安全跨越地理邊界,并且有利于中高端消防企業的發展。擁有較強研發實力的公司跨界和科技公司合作,實現戰略轉型,帶動消防產業升級。
在安全隱患的排查方面:新的消防系統方案可以自動提示檢查標準和方法,記錄巡查人員的工作情況,自動上傳到下游行業的物聯網大數據管理平臺,真正實現消防的消除防患的作用。在可視化監管方面:遠程監控管理系統可以實時分析,在災前提醒工作人員關注,防患于未然。
2.2本土渠道是現階段核心競爭要素
在現階段核心競爭要素中,大項目注重品牌和技術,小項目本土企業優勢更加顯著。
通過梳理千萬級智慧消防項目發現,8個項目有6個由外地企業中標,品牌技術優勢凸顯;另外,其他28個一般智慧消防項目,4項外地企業中標,本地企業占比達85.71%。由此可見在消防行業中地方保護嚴重,市場規范性有待提高。
市場集中度低:大行業、小企業。國內大型消防企業的營收規模遠低于市場總規模的1%,行業內排名前30名企業的市場占有率不足10%,消防產品生產型企業多屬于年營收低于 500 萬元的小公司,行業內缺乏競爭秩序的建立者和領導者。
消防行業下游客戶“小而分散”,渠道比較依賴代理商、工程商。因為國內消防行業大而散,企業止步于本地以及鄰近省份,加上技術水平有限,大多數在低端市場低價競爭,產品的銷售主要取決于渠道關系,地方保護主義很強??鐓^域銷售需要與當地經銷商和消防工程商溝通。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天廣消防。依賴于南安籍經銷商拓展銷售渠道。目前全國建筑配套產品銷售市場超過70%份額由南安籍經銷商貢獻。通過這種客戶資源,天廣消防可以迅速將產品投放全國市場。
2.3智能產品是未來核心競爭要素
但是消防物聯網實現后會出現新的消防生態:傳統消防產品——互聯網消防產品——智能消防產品。目前的消防行業中小企業密集,雖然熟悉消防業務,但是在技術研發上仍然很落后。根據慧聰網統計,30%的企業投入研發費用在營業額5%以下,33%的企業研發投入費用在6-10%。幾乎占據2/3的市場。未來智慧消防的推進,對產品的科技含量提出更多的要求。這樣的發展趨勢吸引了安防企業、跨界的互聯網和通信界巨頭等的參與。
3、四大主體憑借自身優勢搶奪千億智慧消防市場
3.1互聯網巨頭依賴大數據優勢進入智慧消防
互聯網巨頭依靠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技術優勢,構建了一系列智慧消防解決方案。比如阿里云推出的City Link城市物聯網平臺,該平臺提供云端、邊緣端的智能城市解決方案,通過構建本地物聯網平臺來加速城市組件的訪問并實現應用服務開發,智慧消防是其中的重要組成一部分。
騰訊與江蘇消防總隊推出全國“互聯網+消防”模式,通過大數據統一部隊,動態立體防火控制系統的建設,確保了江蘇消防安全局勢的持續穩定。
互聯網巨頭布局智慧消防領域旨在打造智能城市,從而獲取數據優勢和信息資源,搶占消費市場,引領智能時代。光是消防維保市場,2020年行業市場規模有望超過2000億元,再加上整個智慧城市,市場潛力無限。
來源:廣證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