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建筑智慧消防解決方案-文保單位智慧防火系統解決方案
文物古建筑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遺產,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歷史見證,也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資源,其豐厚的文化底蘊、奇特的建筑構思令人嘆為觀止,但受歷史條件的局限,其耐火等級、防火間距等又為建筑安全帶來巨大的先天性火災隱患。2003年1月20日,作為世界遺產地的武當山,名噪千年的遇真宮主殿化為灰燼;2004年6月20日,具有700余年歷史的北京護國寺西配殿被完全焚毀;2007年3月7日,銅仁市有著600余年歷史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川主宮突發大火,尤其是2014年1月11日云南迪慶州香格里拉“1.11”獨克宗古城火災事故的發生,使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及火災防控工作再一次引起了人們的深刻反思。
一、文物古建筑火災特點
1、文物古建筑多為木質結構,易造成“火燒連營”;
2、受地理位置所限,消防救援力量不能及時到達火場,難以撲救;
3、文物古建筑的消防設施基礎薄弱,缺乏必要的防火及滅火手段,易造成“火起難控” ;
4、文物古建筑火災易造成重大的文物損毀和嚴重的社會影響。
二、智慧消防解決方案
采用消防物聯網技術對文物古建筑內的既有室內、外消火栓及高位消防水池進行遠程管理,實時檢測系統管網壓力及設備工作狀態,確保系統隨時處于戰備狀態;此外設置獨立式的感煙探測器、煤氣探測器、電氣火災監控探測設備、視頻監控等對文物古建筑的重要部位、火災高發部位及變配電設備進行實時監測,出現火情時能自動出發火警信號進行報警。本方案具備APP和WEB版管理軟件對整個系統進行管理,方便管理人員及時發現和處理火情。
本方案集成高科技智能終端、感知設備,利用物聯網技術,結合大數據云平臺,一旦檢測到險情與異常,系統自動在第一時間通過終端設備通知用戶及時處理。化被動的發現險情為主動的監測預警,以防為主,將險情控制在萌芽狀態。
本方案還可與我司開發的智慧消防管理系統、智慧用電管理系統進行無縫對接,外延功能強大,且可按照用戶需求進行定制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