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智慧城市”藍圖.rar
智慧城市是一個在不斷發展中的概念,是城市信息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將隨著技術、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不斷持續完善。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地理信息、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強大驅動力,發展智慧應用,建立一套新型的、可持續的城市發展模式,從而勾勒出一幅未來“智能城市”的藍圖。
??目前,全國已有上百個城市宣布建設智慧城市,覆蓋了東中西部地區。除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超級大城市外,杭州、廈門、珠海等一些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城市也開始智慧城市建設。湖北、湖南、山東、遼寧、四川、河南、安徽等省則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群”。其中,湖北省和廣東省的“智慧城市群”分別涉及17個和21個省內城市。
??截止2012年年底,全國智慧城市建設中信息技術投資將超過1萬億元,到2015年將超過2萬億元。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應用,智慧城市建設掀起一輪新的熱潮,正逐漸改變著中國新一輪城市競爭格局。
??大數據是智慧城市的智慧引擎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向智慧化發展的必經階段,同時在建設智慧城市過程中也會帶動相關產業的整體發展,成為經濟轉型、產業升級、城市提升的新引擎。
??從智慧城市的體系結構來看,由于智慧城市的基礎在于物聯網技術,因此智慧城市體系架構和物聯網的體系結構相類似,也可分為四層,分別為感知層、傳輸層、平臺層、應用層。智慧城市相對于之前數字城市概念,最大的區別在于對感知層獲取的信息進行了智慧的處理,因此也可以認為智慧城市是數字城市的升級版。由城市數字化到城市智慧化,關鍵是要實現對數字信息的智慧處理,其核心是引入了大數據處理技術。
??大數據是智慧城市各個領域都能夠實現“智慧化”的關鍵性支撐技術,智慧城市的建設離不開大數據。建設智慧城市,是城市發展的新范式和新戰略。大數據將遍布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從政府決策與服務,到人們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再到城市的產業布局和規劃,直到城市的運營和管理方式,都將在大數據支撐下走向“智慧化”,大數據成為智慧城市的智慧引擎。
??“做智慧城市,不僅僅是要抓基礎環境,最重要的是整個城市積累下來或者是正在產生的大量數據。智慧城市的智慧來自于大數據,建設智慧城市一定要讓大數據發揮作用?!蓖轿锫摼W產業應用本部技術總監趙英在接受賽迪網記者采訪時如此表示。搭建智慧城市,要從基礎做起,大數據就是智慧城市的基石,城市牢不牢固,關鍵要看基石穩不穩。
??云計算成智慧城市發展重要支撐
??云計算作為一種基于互聯網的新型服務模式和計算模式,具有虛擬化、伸縮性、多租戶等特點,為解決智慧城市建設中大規模分布式數據管理、面向服務應用集成、快速資源部署等問題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手段,可以助力智慧城市的建設和發展。
??“智慧城市”各類智慧應用的承載和實現,需要云計算的數據計算與處理綜合平臺的有力支撐,這將極大改善資源部署及應用開發模式,實現統一的服務交付,從而提升資源利用率,減低智慧成本,深化城市智慧程度。
??云計算將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動力,同時,智慧城市將孕育和催化云計算典型應用的落地與推廣。云計算技術將在工業、交通、能源、醫療、市政等經濟社會各個領域支撐城市的智慧發展,通過技術創新提高城市的綜合管理效率與公共服務水平,讓城市運營發展得更加智慧。
??中國科學院、工程院、歐亞科學院三院院士李德仁教授曾表示,智慧城市就是基于數字城市、和云計算建立的現實世界和數字世界的聯合,以實現對人和物的感知,控制和智能服務。必須建設更完善的信息基礎設施,智慧城市可以有效地實現城市網格化管理和服務。
??物聯網助力智慧城市長遠發展
??自從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之后,我國的物聯網產業將進入新一輪的提速發展。2012年,我國物聯網產業市場規模達到3650億元,據預測,2017年將超過萬億元級。而對于整個物聯網來講,未來圍繞著整個智慧城市的建設,將是比較好的推動力。
??據了解,目前物聯網的應用,如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安防、智能醫療等都已經比較成熟,未來3年,物聯網在工業、農業、環保、食品安全、政府職能方面也有很廣闊的前景。
??從2009年以來,中央和地方政府對物聯網行業在資金和政策上均給予了大量的支持。在政策的培育下,物聯網產業在近兩年都處于高速發展,一批細分產業的產值已經突破千億。2010年我國物聯網的總產值約1900億元,2012年已經超過3600億元,年增速接近40%。保守估計,未來3至5年物聯網核心細分產業(如傳感器等)的增速將會維持35%以上的年復合增速。
??中國科學院院士姚建銓認為,物聯網的發展必須落腳智慧城市,而智慧城市的建立又必須借助物聯網。盡管目前智慧城市這個詞已經被大家所熟知,但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目前都未能完全達標。
??地理信息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
??2011年5月23日,李克強同志視察中國測繪創新基地時指出,測繪地理信息是經濟社會活動的重要基礎,事關國家的主權、安全和利益。測繪地理信息也是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條件,離開了準確、豐富的地理信息,就不可能實現經濟社會各領域的信息化。
??世界中的任何地物都被牢牢地打上了時空的烙印。據不完全統計,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80%以上的信息都與地理空間位置有關。當前,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已全面融合了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光電技術、衛星遙感技術等先進科技。以時間、空間和屬性為主要要素的地理空間信息,綜合反映了自然、人文、社會等信息的空間地理位置,已成為戰略性基礎信息資源之一。
??智慧城市是新一輪信息技術變革和知識經濟進一步發展的產物,是工業化、城市化與信息化的高度融合。智慧城市建設,將信息技術廣泛運用于經濟發展、公共服務及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可以更準確快捷配置資源、更大程度降低能耗,最終達到提升城市整體運行效率和市民幸福感。資源的合理布局、信息的快速獲取和應用,都離不開空間地理位置。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李維森在2013 SuperMap GIS技術大會上表示,在數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升級過程中,數字城市構建的地理信息公共平臺將提升為時空信息云平臺,這也是智慧城市建設重要的空間信息基礎設施。GIS技術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撐技術,此前二維空間信息數據庫組建式GIS有力支撐了數字城市的建設。在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中,云GIS技術、移動GIS技術和二三維一體化GIS技術會起到更大的作用。
??移動互聯網將成為智慧城市的“神經”
??移動互聯網是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結合的產業,是互聯網技術與移動網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互聯網的重要應用與移動網重要應用的自然延伸。由于移動終端數遠多于上網計算機數,互聯網已經發展到移動互聯網時代。3G網絡目前已經覆蓋全球,4G網絡也在建設之中,預計短時間內,也能覆蓋國內大多數城市。
??移動互聯網作為移動通信和互聯網融合形成的新興產業形態,具有移動化、寬帶化、融合化、便攜化、可定位化、實時性等特征,是實現信息產業新一輪發展的強勁引擎,也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最佳實踐載體,產業發展潛力大,聯動效應明顯。
??如今,移動互聯網已經在IT產業中掀起了一場“移動革命”。偉景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唐志民在接受賽迪網采訪時表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對于地理信息和智慧城市的發展,都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移動終端、LBS、基于位置服務的普及都將會給大眾的生活帶來相當大的方便。所以,移動互聯網從這個層面來說,它是智慧城市必不可少的環節。唐志民形象的將移動互聯網比喻為智慧城市的“神經”,有線網絡雖然是固定的,但是無線網絡是隨機的,所以起到了神經作用。既有網絡,又有觸覺,所以移動互聯網將給智慧城市的建設帶來無限的可能性。
??總之,借助新一代信息技術,大量應用將實現智慧技術高度集成、智慧產業高端發展、智慧服務高效便民、以人為本持續創新,完成從數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躍升,更好的服務民生。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清楚的認識到,技術只是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層面,在新的發展形勢下,政府如何轉變城市管理思路也是重要方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