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消防是智慧城市公共安全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隨著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消防領域的高度集成而加速發展,目前已在商場、學校、車站、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實現技術落地。
智慧消防監管系統,是采用物聯網、計算機、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對消防設施、器材、人員等狀態進行智能化感知、識別、定位與跟蹤,實現實時、動態、互動、融合的消防信息采集、傳遞和處理的智能平臺,可為城市防火監督管理和滅火救援提供信息支撐,對增強社會消防監管和救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在智慧消防監管系統中,基于平臺服務器推送數據量大、快的特性,前端以多種感知設備、計算機硬件為核心,視頻監控為后盾,利用廣泛的信息感知網絡和視頻采集裝置實時監控消防管控狀態;在傳統監測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運行基礎上,利用圖像模式識別技術和環境感知技術等對火光、燃燒煙霧等進行圖像分析和自動報警;其主計算機系統還支持信息數據的深入挖掘和高速存儲,無需人工24小時盯著畫面,科學解決態勢分析和遠程監管的難題。
“智慧消防監管系統”代表著消防工作未來轉型發展的方向。在該系統智能化、網絡化轉型過程中,必須有功能完善、品質優異的嵌入式計算機為其提供硬件支撐,才能滿足其在智能監控、實時信息處理、智能計算等多方面的技術訴求。

智慧消防建設,如何應用落地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
互聯網上整理福建、浙江、江西3個地區的智慧消防建設案例,供業界同仁參考。
1、福建:運用“智慧消防平臺”?推動企業安全生產全天候立體監管
今年來,福建省石獅市鴻山鎮在開展全覆蓋式企業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大整治中,充分運用物聯網遠程監控和大數據云平臺技術,在全省鄉鎮率先開發啟用“智慧消防平臺”,運用“1+N+3”模式實現企業消防安全全天候、全方位、智能化管控,取得了明顯成效。相關經驗做法得到上級相關領導的肯定,并先后被泉州晚報、泉州電視臺等媒體報道。具體如下:
打造“1”個平臺
與中國電信、華僑大學計算機學院結對聯手,共同推動先進安全生產技術運用,依托中國電信提供的信息化技術服務、華僑大學計算機學院提供技術支撐,打造基于NB-IoT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的智慧消防綜合管理平臺,該平臺可進行統一監測、統一管理、統一分析,實現多種消防場景“一張圖”綜合管理。
連接“N”種設備
該智慧消防平臺由多個部分有機組成,具有可擴展性強的優勢。比如,“智慧用電設備”,安裝在企業車間或樓層配電箱,實時監測電氣線路電流、電壓、溫度,及時發現潛在用電安全隱患并第一時間告警通知,通過后續隱患排查整改實現用電安全,錯峰用電,降低成本;“智慧煙感”,安裝于企業重點防火部位,如中轉倉庫、成品倉庫等,實現初起火災第一時間告警通知,精確排查告警點位,及時處理火災險情;“天翼看家視頻”,主要安裝于廠區消防通道、疏散通道等,能實現政府、企業兩級遠程監控監督企業清理通道,確保生命通道暢通;“預警音箱”設備可以進行同步大音量“告警”語音播報,緊急疏散人員,啟動企業應急預案。推廣平臺后,企業只需前期購買煙感器、監控等設備,如一家約30名員工的企業購入設備僅花費約3000元,之后再支出日常設備電費和流量費,即可實時監測整個企業消防安全,可謂花小錢起大作用。
截至目前,鴻山智慧消防平臺已上線企業71家,安裝煙感556路,智慧用電67路,預警音箱30路,天翼看家監控77路,智慧電動自行車充電樁30部。后續平臺還將鏈接工業物聯網、5G基站,把企業生產數據接入平臺,為企業經營管理服務,實現多方共贏。

服務“3”個對象
通過智慧消防平臺,企業、鎮政府、監管部門可通過電腦、LED屏和手機App、微信登陸智慧消防管理平臺,查看設備運行狀態、告警事件、預警通知、故障處理、安全培訓、隱患排查、安全打卡、統計報表等數據運行,同時鎮政府相關負責人也能及時收到信息,實現了企業、鎮政府和監管部門三方的企業安全生產全天候立體監管。另外,平臺還會根據隱患排查、安全打卡等生成統計報表,顯示有哪些隱患未排查,之后網格員到企業檢查,僅需拿著這張表,便可有針對性地督促其整改。自平臺運行以來,已督促企業消防劃線標識15家、?;穫}庫改造2家、有限空間作業標識10家。同時,就發現的隱患問題約談企業6家、督辦1家,并有38家企業正積極推進精華版6S管理的“三清”(移清楚、整清楚、掃清楚)工作,有效消除消防隱患?!?來源:泉州政務 】
2、浙江:越城區“智慧消防”賦能“智慧城市”建設 打破信息孤島 創新監管模式
不久前,位于紹興市越城區倉橋直街154號的一戶臺門人家因燒水壺短路引起電氣線路故障導致跳閘,智慧用電設備馬上自動報警,越城區消防救援大隊指揮中心立即聯系運營公司撥打用戶電話,并同步聯系社區和運營公司人員趕赴現場進行維修處理。得益于今年以來越城消防打造的“智聯全息感知中心”平臺,相關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并消除火災隱患,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智聯全息感知中心”是越城區打造“智慧消防”的一個亮點,能夠起到防患于未然救早滅小的作用。12月13日上午,記者在該大隊指揮中心看到,“智聯全息感知中心”平臺一頭連著擁有2萬多路視頻監控的越城區雪亮視頻監控匯聚平臺,一頭連著越城區綜合信息指揮中心平臺,能夠做到事前24小時監測消防設施性能數據,事中迅速準確定位選取最佳救援路線,第一時間到場處置,事后建立數據庫,防患于未然。同時,結合“網格化”管理工作,該平臺打通了基層治理“四個平臺”、智慧城管、平安建設等業務系統,連通了全區17個鎮街及村居、36個部門(單位)和全科網格員等2000多個用戶,首創“一圖全感知、一網綜合治理”的立體化、全覆蓋智慧安全防控網,救火也從原來“集中指揮”轉變為“同屏作戰”。
一旦發生火情,報警裝置便自動報警,并將數據傳輸到信息平臺,消防控制室內的監控人員便可聞訊處置。如今,越城區全區1100個智能煙感報警器、1000余套電瓶車智能充電樁,都可以24小時監控火情,實現末端感知、云端監測、臨界預警,減少了人力成本還提升了處置效率;191套遠程監控、230余個消控視頻等相關資源形成消防智能物聯感知網。
“這種方式有效打破原先的信息孤島,實現全區數據互聯互通,是一種讓‘消’與‘防’更‘智慧’的創新監管模式?!痹匠菂^消防救援大隊有關負責人表示,“智聯全息感知中心”是用現代化手段守護古城市民生活生產安全的有力屏障,也是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緛碓矗赫憬诿襟w】
3、江西“智贛119”消防大數據應用平臺
日前,在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的第三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獲獎名單中,我省“智贛119”消防大數據應用平臺榮獲全國“綻放杯”5G應用優秀獎。這是怎樣一套消防“智慧大腦”系統?
今年9月28日,家住宜春市靖安縣雙溪鎮南門社區的閔女士家中因電器短路發生火災。家中安裝的NB-IoT智能獨立火災(可燃氣體)探測報警器檢測到煙霧后,第一時間發送報警信息到外出的閔女士手機上,她第一時間返回家中,并在火災初期成功處置火情,避免了一場重大火災事故的發生。此次閔女士家中因火災燒壞排插、窗簾等物品,獲得了保險公司的第三方消防責任保險理賠495元。閔女士家中火災發生后獲保險理賠,得益于“智贛119”消防大數據應用平臺。
據了解,為強化集約運維管理,打造消防智慧大腦,2019年我省依托“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立項支持,發揮高端專業智庫優勢,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中國電信江西公司成立智慧消防治理創新中心,研發“智贛119”消防大數據應用平臺。
據介紹,該平臺創新“分級監測預警、精準輔助執法、風險動態評估、保險聯動評價、智能聯動響應”功能模塊,實現與“雙隨機、一公開”消防監督系統及實戰指揮、綜治信息等平臺數據資源的互聯共享,將消防維保故障預警、修復和保險機構費率、險種等數據與平臺火災風險模型聯動,引導保險資金參與聯保和市場化運營管理,實時記錄和評價消防設施狀況及維保質量,有效提升了消防預警、監督、處置等多環節運行效率。
2019年,我省開展“市場有償服務模式”推進規?;瘧迷圏c示范工作,三大國有電信運營商探索試行“消防終端 通信服務 保險賠付”消防物聯終端設備推廣模式,推送NB智能煙感3.5萬余個。將保險賠付嵌入通信服務,將消防物聯終端設備嵌入保險套餐,對接入大數據平臺的服務對象實行保險兜底服務,將安裝智能煙感的用戶納入保險服務,保障意外,減少損失?!緛碓矗航鞒繄蟆?/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