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傳統村落,古建筑,古村鎮安裝智慧消防產品保障消防安全

時間:2021/4/21 11:06:09 關鍵詞:智慧消防,智慧消防云平臺

傳統村落集民俗歷史與古建筑藝術為一體,是我國歷史文化和古建筑的重要寶庫。2012年4月,由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聯合啟動了中國傳統村落的調查,初步統計現存的具有傳統村落性質的近12000個,充分保留傳統格局或歷史風貌,能夠集中反映本地區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建筑集中連片的村寨等。

大園村,地處邵陽市綏寧縣關峽苗族鄉,是一個保留比較完整的古老苗家村寨,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2008年7月,綏寧縣人民政府將其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10月,被列為湖南省歷史文化名村。2014年3月被住房城鄉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列為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5年8月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3第五站在湖南省綏寧縣關峽苗族鄉大園村拍攝。古村由14組建筑和構筑物組合而成,目前有保存完整的民居古建筑近百棟,總建筑面積3.4萬平方米,是一處宋至清時期的苗族建筑組群實體。

大團村,隸屬于湖南省邵陽市綏寧縣樂安鋪苗族侗族鄉。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9年12月25日,入選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2019年12月31日,被國家民委命名為第三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2012年,大團侗寨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綏寧縣關峽鎮大園村、樂安鋪苗族侗族鄉大團村以木結構為主,在防火程度上一直有所欠缺,火災隱患是目前大園村、大團村的重要威脅。一旦發生火災,極易造成“火燒連營”,給傳統村落和當地居民帶來毀滅性的損害。

守護安全,智慧消防扎根“傳統村落”

為了提升綏寧縣關峽鎮大園村、樂安鋪苗族侗族鄉大團村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切實做好傳統村落消防安全工作,2020年7月,湖南省鉅升暢安依托互聯網+智慧消防,借助"物聯網、大數據、云平臺"等領先技術,建設綏寧縣關峽鎮大園村、樂安鋪苗族侗族鄉大團村智慧消防,在不破壞房屋結構及裝修的情況下,通過安裝智慧無線感煙火災探測器、智慧無線感溫火災探測器、智慧無線電氣火災探測器、智慧可燃氣體探測器等硬件設備,全方位掌握村內消防安全狀況,有效降低火災發生概率和火災損失。

為切實保障古鎮居民及商戶用電、消防安全,提升消防安全的主動性、預見性、實效性,結合青巖古鎮火災防控工作的特點和實際,青巖鎮著力推進電力遷改和智慧消防項目實施,將消防安全監管和信息化技術手段相結合,全面謀劃消防安全新布局,精心打造消防智能化平臺,有力推進消防安全監管工作有序穩定的發展。

高度重視,強化組織領導。 成立以李博鎮長為組長,鎮村建所、鎮供電所、景區管理處負責人及古鎮消防區域包保人員為成員的用電安全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統籌項目實施。同時根據《關于青巖古鎮景區電力遷改、消防安全的報告》中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相關批示,鎮主要領導多次實地查看古鎮用電及消防安全,通過實施青巖古鎮電力遷改、智慧消防項目,將古鎮內居民戶老化電線的進行更換、裸露電線的進行穿管、更換老舊空開、安裝電表智慧用電探測器、安裝獨立式光電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安裝可燃氣體探測器等,保障古鎮居民、商戶用電及消防安全。
智慧消防
青巖鎮黨委書記趙蓉視察古鎮景區消防安全

電力遷改,切除用電隱患。2020年10月7日,青巖古鎮景區住戶用電改造項目正式實施,該項目整改住戶460戶(含商業街73余戶),主要針對景區住戶亂搭亂接,戶外線未穿管與電線老化等現象進行整改。整改的內容為:更換入戶主線玉蝶電纜線ZR-IVB-BVR-6㎡、住戶裸露的電線穿阻燃管、住戶家中老化的電線進行更換、每個住戶加上一個漏電開關及更換老舊空開。通過該項目的實施,降低了古鎮內用電安全隱患,保護居民安全用電,獲得古鎮內居民一致好評。

安裝現場
同時,通過大數據應用和移動APP及物聯網傳感技術,實現精準防控、規范執法。智慧消防管理監控云平臺能夠實現火警上報和處理,能夠對相關的火警信息、地點、時間、頻次等進行多維度的報表呈現,平臺可以還原起火點的位置、電話記錄、負責人確認情況等信息,為火災調查提供嚴謹的科學依據。同時,平臺可以通過語音、短信、APP推送及時將火災告警信息發送給業主及相關負責人,及時安排人員趕到現場處理。平臺具有發現警情早、告警流程簡單、處理警情自動化等功能,實現火災事故的早發現、早報警、早撲滅。

此外,綏寧縣關峽鎮大園村、樂安鋪苗族侗族鄉大團村還定制開發了VR全景預案功能,通過VR拍攝形式,將村內基本地形地貌和消防設施設備進行數字化呈現整個區域720度全景態勢圖,使觀看預案者無需親臨現場,便能準確掌握現場相關信息,實現村內全景可視化,便于消防指戰員滅火救援時的決策輔助。整套系統可快速與當地應急、公安、交通等部門形成聯動,助力構建強有力的應急指揮機制,最大化降低災難事故導致的嚴重損失。
智慧消防
“作為巍山古城內的客棧,如果發生火災,后果將不堪設想。自從有了‘智慧消防’,過道、客房內都安裝有物聯網報警裝置,我終于能踏實睡個好覺了。無論我身在何處,只要想知道客棧的消防安全情況,打開手機上的‘消防管家’,一看就知道了,任何一個消防設備有預警,我都能在第一時間收到消息和電話,最大限度地杜絕火災隱患?!蔽∩焦懦强蜅X撠熑藙⒚鬏x介紹說。

巍山古城完整保存了明、清時代的建筑式樣和風格,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跡眾多,古城核心區內建筑多為土(磚)木結構,存在安全隱患,如果火災預防工作無法做到實時監測、及時預警和聯動處置,那么一個煙頭、一段老化的電線、一次超負荷用電……都有可能造成火勢蔓延擴大,導致重大的火災事故。

巍山縣南詔古城,早在2019年,巍山古城拱辰樓、群力小學、古城客棧等區域就開始了“智慧消防”試點建設,對試點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情況進行勘察評估,針對消防需求和重難點問題施工整改,安裝了獨立式溫感、煙感、電氣火災監測裝置等物聯網設備,并將設備接入“智慧消防”大數據云平臺,實現了對電氣運行、氣體濃度、消防水壓等消防要素的實時監測和評估,及時向用戶單位提供火災防范、預警等服務。

物聯網獨立式火災報警器消防水壓監測裝置

2020年6月,巍山縣人民政府圍繞巍山古城星拱樓和拱辰樓周邊50米范圍內的173個單位場所建設了第一批“智慧消防”項目并正式投入使用,成為了滇西地區對古城古鎮消防安全管理形成科學化火災防范和預警機制,構建立體化、全覆蓋火災防控體系的先行者。

“智慧消防”體系作為“三古一傳”精準化管理工作中提高“物防、技防、人防”水平的有效措施,從最大程度上解決了古城火災防控中,火警發現晚、火警點定位不準確、災后救援聯動效率低、古城火災撲救資源信息分散等容易導致小火變大災的諸多痛點難點。同時,為確保各級聯動體系在戰時高效運轉,會定期組織相關單位進行聯合演練和系統培訓,每月提供一份涵蓋技術、責任、聯動的分析報告,以古城消防責任體系、消防設施運行情況、火警聯動能力及綜合評估為依據,助力“三古一傳”消防安全精準化治理。

除了日常對用戶單位的預警服務外,針對巍山古城的實際情況,巍山古城‘智慧消防’還構建了‘一級報警,五級聯動’服務體系,以消防安全大數據監測中心為紐帶,把火警場所的消防安全責任人、鄰居、社區街道辦事處、古管委、派出所和消防救援等力量第一時間通過平臺聯動起來,及時知曉準確的火災發生地點、火災初步類型、周邊消防設施情況及狀態,確保了戰時第一時間形成初戰合力。平時還可以運用系統的專業分析,來統籌安排有針對性的防火巡查,提高消防管理效率。


技術支持    金特萊智慧消防
Copyright(C) senlinzhilu &Wood 鄭州金特萊電子有限公司
豫ICP備16003537號
免费看**a一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