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1日,青海省工業互聯網發展協會攜手多家企業共同舉行 “智慧城市”——青海省安全用電運維、監管系統(智慧用電系統)上線啟動儀式。為貫徹落實青海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實施意見(2018—2020)》及青海省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印發的通知》精神,青海省工業互聯網發展協會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推廣智慧用電、智能運維等新技術和管理模式,營造安全、有序的電力環境。
同年11月13日上午,從山東青島市北區應急管理局“智慧用電”項目座談會上了解到,青島市第一個園區化、規?;闹腔塾秒娫圏c項目在祥賀建材市場展開。據悉,該項目利用最新研發的智慧用電開關、智慧型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器,運用到重點單位與區域的消防安全保衛工作,將互聯網技術與智能消防產品有機結合,能夠快速實現大規模的應用覆蓋,并且具備秒級、遠程的高效預警及大數據分析等功能,極大降低了人力巡檢壓力、應急設施投入與風險事故帶來的經濟損失。

大數據分析功能
智慧式用電安全隱患監管服務系統還提供著報警記錄、歷史趨勢、報表分析等功能。平臺每周定期統計本期用電數據,生成檢測報告。用戶可登錄平臺隨時瀏覽,也可以根據你的選擇,查看單一回路某項參數的歷史曲線(比如線溫、漏電流等)、對比分析哪幾路重要負荷的運行狀態、查看日、月、年的整體用電負荷、對日用電量及日功率的峰谷分析以及提供異常報警回路的報警原因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生產和生活用電大幅度增加,而且現代化的建筑千姿百態,造型各異,室內外裝修、電氣線路敷設更是復雜,所以電氣火災也隨之劇增,給國家經濟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據統計,我國火災80%為建筑火災,而電氣則是引發建筑火災的首要因素,電氣火災大部分是相間短路、泄漏電流(以下稱剩余電流)、斷路器或線路超負荷等原因引起的,尤其是環境潮濕、絕緣受損、線路對地電容變大產生的剩余電流引起的火災更是頻繁發生,為了有效防止電氣或是電路火災發生,智慧式用電安全隱患監管服務系統應運而生。
青海智慧式用電安全隱患監管服務平臺是指:通過物聯網技術對電氣引發火災的主要因素(導線溫度、電壓、電流和漏電流等)進行不間斷的數據跟蹤與統計分析,實時發現電氣線路和用電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如線纜溫度異常、過載、過壓、欠壓及漏電等),經云平臺大數據分析,及時向安全管理人員發送預警信息,提醒企業治理隱患,達到消除潛在的電氣火災危險,實現“防患于未燃”為目的。智慧用電平臺能有效解決用電單位電氣線路老舊、小微企業無專業電工、肉眼無法直觀系統即時排查電氣隱患、隱蔽工程隱患檢查難等難題。
智慧用電云平臺以云計算和大數據的理念來設計,如同一個 24 小時貼身醫生,對電氣線路進行全天候體檢,全面分析病源,開出診斷報告,及時提醒治療,達到消除潛在的電氣火災安全隱患。智慧式用電安全隱患監管服務系統的相關預警、報警信息,隨時可以使用電腦和手機app進行查看。
“智慧”社會消防安全管理系統。就是各地要把智慧消防納入智慧城市的建設中。納入智慧城市之后,我們要注意一點就是數據的縱向貫通,橫向交換,最終各行業實現共治共享。要把智慧消防納入智慧城市建設中,要構建一個社會單位和監督管理部門,包括行業部門,基層組織與社會民眾融合到一起的共治共享的消防安全體系,要形成一個環狀,不是單打獨斗的概念。那么我們在這里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去創新社會消防安全治理。主要利用互聯網技術,把消防管理行為網絡化,所有包括巡查巡檢的一些數據都在網絡上進行,加強社會單位內部的消防安全管理。要構建統一組織、全面覆蓋、綜合監管的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平臺,推動消防工作向基層延伸。要強化為社會公眾提供消防安全服務,拓展社會公眾消防安全服務平臺功能,主要是簡化優化服務,提高辦事效率。建立一個消防安全誠信平臺,將消防不良行為納入“黑名單”。
短信報警-防火于未燃
用電單位在其監管系統的“用戶管理”設置界面中,可以很方便地設置好接收短信報警的手機號碼。通過設置,可將警報信息發送至企業業主、分管安全的責任人手機上。通過短信報警功能,相關負責人可以在第一時間獲知用電異常情況。
智慧用電由三大核心架構組成:智慧用電安全傳感終端(智慧用電探測器、故障電弧探測器、滅弧式電氣防火短路保護器、智慧空開……等智能設備)、傳感網絡、智慧用電安全管理服務平臺。對電氣引發火災的主要因素(導線溫度、故障電弧、電流和漏電電流)進行不間斷的數據跟蹤與統計分析,通過物聯網技術實時發現電氣線路和用電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并即時向企業管理人員發送預警信息,指導企業開展治理,達到消除潛在的電氣火災安全隱患,實現“防患于未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