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8日,重慶市江北區人大常委會視察江北區智慧消防系統
時間:2021/7/17 9:42:04 關鍵詞:重慶智慧消防,智慧消防系統
2021年7月8日,重慶市江北區人大常委會就江北區防體系建設情況開展視察。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劉渝平,區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區長范立新,區人大常委會一級巡視員田中強,副主任劉亞文、湯洪涌、趙明、張勇參加視察。?
調研組一行先后來到國盛偉岸濱洲小區、江北嘴國金中心和江北城消防救援站,實地查看了無水小區管網整治、人員密集場所消防設施和消防站裝備器械建設情況,詳細了解了各消防主體的責任落實情況。
座談會上,區消防救援支隊匯報了全區消防體系建設情況。參會的常委會組成人員及區人大代表圍繞智慧消防系統建設、消防設施的管護、消防意識宣傳和火災預防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范立新就代表提出的問題一一回應。智慧消防云平臺,采用“感、傳、知、用”等物聯網技術手段,綜合利用無線傳感、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專網等通信網絡,對消防設施、器材、人員等狀態進行智能化感知、識別、定位與跟蹤,實現實時、動態、互動、融合的消防信息采集、傳遞和處理,通過信息處理、數據挖掘和態勢分析,為防火監督管理和滅火救援提供信息支撐,提高社會化消防監督與管理水平,增強消防滅火救援能力。
智慧消防云平臺能夠實現火警上報和處理,能夠對相關的火警信息、地點、時間、頻次等進行多維度的報表呈現,平臺可以還原起火點的位置、電話撥打記錄、聯系人確認情況等信息,為火災調查提供嚴謹的科學依據。同時,平臺可以對網關、探測器的安裝地點、狀態進行查詢、展示。
劉渝平充分肯定全區消防工作建設情況。他強調,消防工作的本質是安全工作,必須注重預防為主、防消結合,要建設生命第一的保障體系,強化消防的主體責任,加強消防的陣地建設、基礎建設、基層建設;要建設自救第一的救援體系,避免消防安全中的僥幸心理,提高居民、企業和全社會的消防安全意識;要建設科學第一的技術體系,推動智能化、大數據手段在消防監測、預警和處置中的技術應用,著力構建現代化的智慧消防體系。
隨著城市發展得越來越快,房子也變得越來越高,然而,更高的樓房也意味著更大的防火難題。25日,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在重慶市消防總隊江北支隊了解到,冒煙全靠聞、“知”火靠報警的時代正漸漸遠去,曾于2019年重慶智博會亮相的智慧消防系統,已在江北區逐步投用。
智慧消防讓建筑安全更有保障
在江北消防支隊,記者在“重慶市江北區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上看到,上面顯示著消防設施運行、重點部位監控、在線信息管理、設施類警告等多類信息。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江北區已有263棟達到重慶市火災高危標準的單位接入該系統,消防設施內的水壓,以及煙感報警器等消防設備,只要收到故障或報警信息,都會實時顯示在該系統內。
在智慧消防系統內看到:在消防設施運行選項內,火災自動報警、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防排煙系統等幾千臺消防安全設備正在被實時監控;煙溫復合平街層右分區火警、煙感探測器1號樓5樓故障等多項告警信息也被及時發送到系統上;對于多個消防安全重點監控位置,多個攝像頭正在多角度監控……以往報警人發現火災、報警、出警的程序,直接簡化成了各種智能設備搜集信息直接報警。江北消防支隊在江北區智慧城市的總體建設框架下,立足大數據等基礎信息,建立了重慶首個全方位無死角監控、第一時間預警火災的智慧消防系統,并且正在全面推廣3D數字化預案應用平臺,有效提升了火災預防能力。
除了智慧消防系統的落地應用,近年來,江北區在轄區重點單位、居民小區大力推進微型消防站建設,目前,全區共建成微型消防站263個。并且,江北消防支隊計劃于觀音橋商圈內及其他高風險鎮街建立3個小型消防站,預計每個小型消防站由8-10名消防員和1臺消防車組成,主要負責火警先期處置和日常消防知識宣傳,形成了初期火災快速響應的滅火單元。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商圈起火消防車“進入難”的問題。據悉,目前小型消防站項目已進入招投標階段。
近年來,消防通道被堵,導致消防車無法順暢通行的事件頻頻出現在公眾的眼前,確保生命通道暢通問題刻不容緩。針對這一問題,江北消防支隊聯合相關部門、各鎮街以及高層物業開展消防車通道整治工作。如在江北區金科廊橋水岸小區內,新添加的地樁將小區內的兩車道隔成了單車道外加人行道,避免了占道停車的現象,保障了消防通道的暢通。并且,在多部門聯動之下,附近的停車場、支路上的劃線車位增加了,江北區政府的廣場也對市民免費開放白天停車,也解決了大部分無車位業主的停車難題。
重慶推進“智慧消防平臺”建設,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消防信息綜合管理系統應用,在滅火應急救援、火災預防預警、消防綜合服務、消防基礎管理等多方面應用,提升消防“智能化”服務水平。
技術支持 金特萊智慧消防
Copyright(C) senlinzhilu &Wood 鄭州金特萊電子有限公司
豫ICP備160035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