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場所多與其它的建筑相毗鄰或設在其他建筑內,金庫多設在地下建筑內,建筑結構功能復雜、且沒有部署防火分隔,一旦失火,不易及時發現,撲救難度很大。并且,銀行普遍存在隱患排查依賴人力、安全工作人少事多的管理瓶頸,如何更好地融合信息化手段,將安全管理工作科學化、智能化是目前最迫切的需求。
一、銀行營業網點電氣火災需求分析
1、安全管理人少事多、管理手段缺乏技術支撐。
2、支行網點星羅密布,建筑混用租用居多。
3、消防服務機構分散,消防安全管理成本高。
4、總行對分行、支行情況不了解,無法統一管理。
5、用電量大,夏天容易出現負荷過載,使線路短路引起火災。
二、金融銀行電氣火災消防安全政策規范要求
《金融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284-2012)、《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開展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安委〔2017〕4號)要求各級機構切實提高安全意識,落實銀行體系安全質量主體責任,加強制度建設,突出管理重點,進一步加強分行、支行安全管理和風險防范工作。
三、銀行營業網點電氣火災監控系統運營模式
金融銀行分行報總行批準后進行投資建設,由第三方專業公司參與運營合作,為分行建設“智慧消防綜合監管平臺”,平臺對電壓、電流、溫度、電弧等進行實時監測并進行數據分析,對被保護線路的過壓、過載、過流、過溫、欠壓、打火、缺相、設備不在線等情況進行預警。
項目在銀行分行設置服務器建設主平臺,分行負責管理平臺運行和監督全行履職情況;在各支行設立分控終端,監督本行所轄網點火災預警處置情況;網點營業場所責任人員參照安防報警處置模式,在收到短信預警后對日?;馂念A警進行現場核實處置。
同時,在分行設立一個值守中心,將各區縣支行/營業網點全部納入安全綜合監管范圍,實現基于GIS地理信息“一張圖”的網格化實時監管,對農業銀行打造差異化、個性化金融服務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也豐富了農業銀行的合作發展模式。
四、銀行電氣火災解決方案
1、網格化管理。項目實施完成后,在分行設立一個值守中心,將各區/縣營業網點納入安全綜合監管平臺,通過行業檢查系統、企業自查系統,能實現“一張圖”實時監管,以實現“總行統一領導、分行依法監管、支行全面負責”的網格化管理。
2、報警信息上報機制。一旦各區/縣的支行/營業網點發生報警信息,通過逐級上報的方式,及時通過短信、電話的方式通知到所對應的相關負責人。
3、月報送達機制。由值守中心人員每月對各區/縣營業網點采集到的動態報警數據進行專業分析,并提交整改建議方案,按月將報告送達至分行負責人手中。